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2022-01-18 08:48
300人已浏览
我国刑法学界认为这只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并非犯罪预备的概念。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均不具备刑法规定的一个完整的犯罪所具备的全部要件。关于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区别和相同点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刑事辩护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犯罪预备。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我国刑法学界认为这只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并非犯罪预备的概念。根据这一规定及有关刑法理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2、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均不具备刑法规定的一个完整的犯罪所具备的全部要件。
1、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2、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区别和相同点”的相关知识。犯罪中止,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3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97206 人/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
互联网+门店快速解决问题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