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车祸保险公司理赔不合理应该起诉谁?

2024-03-06 15:16

295人已浏览

周春花

周春花律师

已帮助 201

好评51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婚姻家庭

专业分析

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律分析:

该法条的主要内容有:如何认定主体责任,如何认定赔偿范围、和责任承担。最后还有诉讼程序的规定,以及该法条的适用范围也包括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如何进行交通事故索赔诉讼

1、注意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涉及到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一年,一般自治疗终结之日起算。交通事故如果不涉及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两年。

2、起诉时注意申请才财产保全

由于诉讼过程耗时较长,肇事方可能在诉讼过程中将肇事车辆转移过户,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状况,受害者的权益难以保障,因此,在起诉的时候申请财产保全可以保证判决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3、申请先于执行。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可以在诉讼中申请先予执行。

4、选择管辖法院

被告住所地和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而赔偿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赔偿,所以受害人应当向赔偿标准高的管辖法院起诉。

5、注意相关证据的保存。

证据是诉讼的关键。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尽快与律师取得联系,委托律师来代理索赔,可能你的索赔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六十岁以上交通事故有哪些赔偿

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如致伤残,还有残疾赔偿金、康复费、后续治疗费等等。

六十周岁以后出交通事故可能有没误工费,六十多岁了,但是还在工作,有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交通事故赔偿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索赔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一、交通事故索赔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1、交通事故索赔应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法院,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交通事故是侵权行为引起的,因此在受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当按照侵权行为确定管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四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交通事故起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2、交通事故证据材料:(1)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2)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3)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受害人系农村户口,最好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4)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的证明;(5)被扶养人与受害人系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6)其他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怎么解决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如何解决:一是与对方协商,二是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调解,三是可以向法院起诉。不同地区的赔偿标准不一样,交通事故一般由事故发生地法院审理,如果事故发生地和驾驶人、车主等被告住所地不一致时,可以选择到赔偿标准高的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交通事故理赔必须通过诉讼程序吗?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理赔不一定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交通事故纠纷。只有在无法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争议时,当事人才可以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可以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当事人不能协商、调解、仲裁,或者协商、调解、仲裁达成的协议不能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条:“当事人对民事权益争议,可以协商、调解;也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理赔不一定必须通过诉讼程序,当事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

起诉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法律分析:起诉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1、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2、向法院起诉;

3、法院立案受理;

4、审理并判决;

5、事故责任人依据判决书履行赔偿责任;不履行的,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车祸保险公司理赔不合理应该起诉谁?”的相关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3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98624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周春花

周春花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婚姻家庭

start 5.0分 服务: 201人 好评: 51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