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打架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

2023-08-08 19:24

1070人已浏览

张芸

张芸律师

已帮助 3

好评0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婚姻家庭

专业分析

伤情鉴定有一定的时间要求,轻重伤鉴定一般出院后就可以鉴定,涉及关节等功能问题的出院后三个月到六个月才能鉴定,骨折有钢板固定的并且伤及关节功能的,要等到钢板取出治疗终结后3-6个月才能鉴定,受理鉴定后7天内出鉴定书,有疑难的15天内完成,需要补充材料的从补充完成当天另算。鉴定书由委托单位如交警大队领取,残疾等级鉴定一般在治疗终结出院后3个月到6个月才能鉴定,但是大部分县区等地方法医人数少,只有2-3人,案件不急的、不能立案的如故意伤害未达轻伤的、交通事故未达重伤的经常要一个月才能出鉴定书。

打架的伤情鉴定流程和时间

 打架不仅影响社会秩序,同时也会造成人员伤亡。那么打架斗殴伤情鉴定程序是怎样的呢?打架伤情鉴定程序鉴定的委托以“属地为主、由下到上、逐级委托”为原则。打架伤情鉴定流程是: 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受理案件后向其提出鉴定要求。公安机关会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法医受理委托,对伤者进行拍照,检查。

打架做伤情鉴定的期限一般是三日,伤情比较复杂的为七日。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一般二十四小时之内验伤。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也就是说两个月应当是延长过的鉴定期限了。

打架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

伤情鉴定是为了确定受伤程度和伤害后果的程序。以下是一般的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

1、就医:受伤后,您应该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将进行初步检查和评估,并可能要求进一步的检查,如X光、CT扫描或其他医学检查。

2、医疗记录:医生会记录您的伤情和治疗过程,并提供医疗证明和诊断报告。这些记录将成为伤情鉴定的重要依据。

3、伤情鉴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专门的伤情鉴定。这通常由法医专家或鉴定机构进行。他们将根据医疗记录、病历、检查结果等,评估您的伤情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4、时间:伤情鉴定的时间可以根据案件的复杂性和当地的法律程序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伤情鉴定应该在受伤后尽快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证据。

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

伤情鉴定程序是:委托;受理;初次鉴定;复核鉴定;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司法鉴定机构在法定或者约定的鉴定期限内完成司法鉴定后,应当按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

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对伤情比较复杂,不具备即时进行鉴定条件的,应当在受委托之日起7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对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者伤情复杂,一时难以进行鉴定的,待伤情稳定后及时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

伤情鉴定程序如下:委托;受理;初次鉴定;复核鉴定;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一般为24小时以内提出鉴定意见,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一般二十日之内: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打架伤情鉴定程序和时间”的相关知识。一般二十四小时之内验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1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301261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任冰峰

任冰峰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start 5.0分 服务: 54人 好评: 0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