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021-10-27 17:38

598人已浏览

张嘉娱

张嘉娱律师

已帮助 520

好评0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建设工程、债权债务

专业分析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

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

近几年来,我公司每年承建的大小工程项目很多,在工程项目规模、含金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原本微利的项目的效益却较高,有的本应盈利的反而亏损,看来关键取决于项目管理,取决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层的素质。因此,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抓。首先,公司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德而用。其次,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其三,坚持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

2.把项目评估、合同签订,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实行项目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当前不少施工企业对项目评估、测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评估、测算的权限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有的评估、测算滞后,激励约束不到位,缺乏动态跟踪考核,造成项目管理失控。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二是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是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金、委派主办会计。四是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3.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项目之间,对实现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作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把加强外带劳务管理,作为向项目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径。

外部劳务工的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公司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在用工高峰期适当补充外部劳务工,做到养在社会、用在企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施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同企业周边地区的社会劳动力市场接上轨,同劳务公司或相关企业保持经常的联系,使之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和供应基地。

5.把深化责任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多年来,公司一直未能摆脱效益低、积累少、资金紧张的困扰。笔者认为,主要是存在粗放经营、重干轻管、先干后算、干而不算等问题。为此,公司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第二,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第三,堵住“四个漏洞”,实行“六项制度”。

6.把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

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公司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第二,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第三,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

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如监理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求承包人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返工。处理完毕后,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创造精品工程。

施工人员的控制。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公司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核,并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存人工程档案之中,依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施工材料的控制。施工材料的选购,必须是经过考查后合格的、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经检测部门合格后的材料方能使用,从而保证质量,又能节约成本。

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的控制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合理性,公司工程部针对分项分部工程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基层项目部技术人员,合理安排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加强专项检查,开展自检、专检、互检活动,及时解决问题,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各工序完工后由班组长组织质检员对本工序进行自检、互检。自检时,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及现行规程、规范,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由班组自行处理并填写自检记录,班组自检记录填写完善,自检的问题已确实修正后,方可由项目专职质检员进行验收。

工程建筑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1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89944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张嘉娱

张嘉娱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建设工程、债权债务

start 5.0分 服务: 520人 好评: 0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北京大律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