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

2023-05-09 15:34

50人已浏览

龙珊

龙珊律师

已帮助 0

好评0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交通事故

专业分析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因为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称之为“过失致人死亡”,如果行为人有过失致人死亡,并且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是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判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从性质上来说,过失致人死亡要比故意致人死亡的恶劣性要略轻一些,所以在用刑方面也会显得更有回转余地一些,只要行为人悔错态度诚恳,是有机会征得减轻处罚的。

    过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缓刑吗

    依据该法的规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宣告缓刑,因此,宣告缓刑也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全部,主要结合赔偿、案情等客观因素而决定。

    有的人可能会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造成他人死亡,这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仍然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主观危险性较小的罪犯,人民法院是可以考虑适用缓刑的。

    过失致人死亡罪会判死刑吗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需具备三个要素: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3、 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

    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过失致人死亡不会判处死刑。

    死刑作为最为严重的刑罚,法院适用会十分的谨慎。

    过失伤人致人死亡刑期是多久

    首先在我国刑法中并无过失伤害罪,过失伤害致死的,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期为七年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六个月有期徒刑。具体刑期,由法院根据具体的案情予以确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分为两个档次量刑,一档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档为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犯罪情节较轻、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对前述犯罪分子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这意味着,犯过失致人死亡罪、情节较轻的,根据案情可以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的相关知识。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0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318077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杨一凡

杨一凡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

start 5.0分 服务: 2人 好评: 0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52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