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2023-05-05 14:34

24人已浏览

姚平

姚平律师

已帮助 1916

好评125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专业分析

    家庭暴力可以离婚吗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家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可见,家庭暴力有身体上虐待、言语上谩骂、精神上摧残等表现方式,本质上是对家庭成员身体及人格等的伤害。

    家庭暴力的主体通常是家庭成员之间,另外,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可以参照执行。

    家庭暴力想离婚的,首先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无过错方可以收集家庭暴力的证据,包括医院的病历、报警记录,还有以前发生家庭暴力的相应证据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的,要向法庭提交相关的证据证明家暴的事实:

    01遭受暴力侵害后,受害人应及时、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种证据,包括:身上的伤痕、带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齿、揪掉的头发、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凶器如刀、针、铁棍、木棒、石头等。

    02书面证据

    加害人在诉讼前出于愧疚、维持婚姻关系等原因向受害方出具的《悔过书》、《保证书》等。

    03公安的出警记录

    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向妇联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公安机关或其他组织求助或报警,相关的证明或书面记录以及公安的出警记录等可作为证据使用;施暴人因施暴而做出的口头、书面悔过或保证也可以用作证据。

    04告诫书可做庭审证

    反家暴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机关处理以后,如果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将进行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家暴受害者向法院提交的离婚诉讼,公安机关出具的《告诫书》可成为法院审判家暴离婚案件的证据。

    05证人证言

    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向法院申请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

    06伤情鉴定意见

    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据的,同时可以进行伤情鉴定,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作为家暴的证据。

    07照片与视频

    被对方殴打后如果拍摄过相关照片的或者说有视频录像资料的也可以作为证据。

    家庭暴力怎么快速离婚

    在《民法典》和《反家庭暴力法》中,就对遭受家庭暴力时,受害人救助的渠道等作了详细规定。

    首先,受害人向公安机关及当地派出所报案是比较及时有效的救助方式。

    一是公安机关的出警可以及时制止暴力行为;

    二是公安机关的出接警记录可以作为受害人维权的有效证据;三是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暴力行为的轻重给予加害人相应的治安处罚或出具告诫书。

    其次,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也是自我保护很好的维权方式。

    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向居住地或家庭暴力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民法院可采取: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接触、跟踪申请人、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等的措施。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家庭暴力怎么离婚”的相关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4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91809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于海明

于海明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婚姻家庭

start 5.0分 服务: 0人 好评: 0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北京大律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