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2023-04-21 15:50
201人已浏览
1、首先epc项目增加装修结算可以按月结算和竣工后一次结算。
2、其次可以按分段结算和目标结算方式。
3、最后可以按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要知道这种的结算方式是对承包商有利,按竣工后结算。
我国现行价款结算主要方法有5种。
(1)按月结算;
(2)竣工后一次结算;
(3)分段结算;
(4)目标结算方式;
(5)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按月结对承包商有利,按竣工后结对发包方有利
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进入收尾阶段。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现场清理、项目竣工结算、竣工资料移交、项目总结、项目团队绩效考核、EPC项目部解散、工程保修与回访等(图1)。
1、现场清理
EPC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研究确定工地清理方案,EPC项目经理组织分包方开展工程清理及零星工作收尾、临时设施拆除、设施设备及剩余材料清理、场地清理、道路清理、废物垃圾清理、现场周边设施清理恢复等工作。
2、项目竣工结算
EPC项目部负责组织分包方依据项目施工图、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索赔等资料编制竣工结算报告。EPC项目部完成竣工结算报告编制后,将竣工结算报告报企业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由EPC项目部上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项目竣工结算报告审计通过后,EPC项目部负责项目尾款催收。
依据经审计的竣工结算报告,EPC项目部负责组织各分包方(供应商)编制结算报告。经审批的分包方结算报告作为合同结算的依据。
3、竣工资料移交
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EPC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分包方编制其合同范围内的项目竣工资料,EPC项目部在汇总分包方竣工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形成工程总承包项目竣工资料。EPC项目部在向建设单位及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移交项目竣工资料时,同步向建设单位提交使用说明书、工程保修书。
4、项目总结
项目收尾完成后,EPC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部成员就项目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形成项目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含:项目进度、质量、HSE、合同及费用、档案(信息)等方面的执行情况及经验和教训,以及对项目分包方、供应商履约情况的评价。项目总结报告是工程总承包企业获取知识和累积经验的重要途径。
5、项目团队绩效考核
项目收尾完成后,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对项目团队进行考核。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6、EPC项目部解散
工程总承包项目收尾工作完成后,EPC项目经理负责EPC项目部解散工作。项目解散申请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项目部解散。
7、工程保修与回访
项目移交后,企业还需负责缺陷责任期内的缺陷修复和质量保修期内的质量保修工作。缺陷责任期满后,完成质保金的清收。企业应建立工程回访机制,通过工程回访增强顾客对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Epc一般是按照费率结算,合同签订一个费率,最终结算价款是以约定的计价方式×费率。
固定单价合同,指的是签订施工合同、约定合同价款时,按招标投标确定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的单位价格最好固定,封闭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
采用固定总价方式对EPC项目进行项目结算,只要发包方没有改变合同的施工内容,合同双方在合同当中约定的价款就是双方对项目最终的结算款,可以省去大量的计量及核价工作。
EPC模式的付款结算通常根据里程碑式的方式进行结算。具体的里程碑付款是一种以总价合同为基本原则的付款方式,合同中会有详尽的付款计划表,雇主与承包商之间就是根据这种模式的工程价格进行结算的。
EPC就是项目总承包模式:
这种方法经常在建设方人力、能力缺少的情况下适用。雇主将所有的设计、采购和建造工作都全权交给承包商负责,只需要提供资金,完全不用参与任何负责项目的设备和施工,雇主基本不参与工作。完工以后,承包商需要给雇主提供一个配套完整、可以运行的设施。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epc项目结算依据(epc项目决算的依据)”的相关知识。
3、最后可以按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要知道这种的结算方式是对承包商有利,按竣工后结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1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300574 人/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
互联网+门店快速解决问题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