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夫妻离婚留给孩子的房产怎样有保障

2022-04-28 16:54

3166人已浏览

姚平

姚平律师

已帮助 1916

好评125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专业分析

一、离婚怎么保证房子留给孩子

1、如果在离婚之后想要把房子留给孩子的话,那么可以在离婚协议当中具体的写明,同时要到房管局里办理过户;

2、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及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重大民事行为则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或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二手房产过户费用有哪些

1、契税;

2、交易服务费;

3、工本费;

4、税率;

5、全额营业税;

6、差额营业税;

7、印花税;

8、配图费;

9、代办过户费;

10、中介费;

三、夫妻离婚房子留给孩子如何还贷款

离婚后房子留给孩子应该怎么还贷款

首先明确在离婚双方自愿并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将房子给孩子的情况下这个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并且可以协议将房子分给孩子具体过户要符合房产局的要求一般未成年子女不能单独在房产证上。但这不影响房子分给孩子的事实。

离婚时对于没有还清贷款的房子要看具体房子的归属方是谁。如果夫妻双方平分房子的话那么剩余的还贷责任也由双方共同承担。

但是一般情况夫妻离婚时都是一方取得房产给另一方等额的补偿。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做一个转按揭的手续剩余的还贷责任由取得房产的一方承担。

按揭贷款购买的商品房应当将该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直接进行分割处理而对所欠银行的贷款可以作为夫妻共同债务依法进行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办法,

1 提前清偿所欠银行的贷款涂销房屋所有权证书上的他项权登记这样就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在处理婚姻问题的同时一并处理房屋的归属问题

2 在双方离婚后由双方或一方继续偿还贷款待贷款还清并涂销抵押登记后双方通过协商或诉至人民法院处理。

四、离婚房子留给孩子可以吗

一、离婚房子留给孩子可以吗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夫妻双方离婚时只要双方协商一致是可以把房产过户给未成年孩子的这个时候夫妻只需要去房管局办理过户即可。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及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重大民事行为则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或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二、法律法规

离婚协议是解决人身关系的协议协议约定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合同法中规定的合同关系应首先受婚姻法的约束然后再受合同法的约束。婚姻法规定离婚双方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有申请撤销离婚协议的权利但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这种观点认为离婚协议中约定将房产赠与孩子带有道德义务性质带有双方对自己的行为给未成年人造成伤害的补偿性质。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夫妻离婚留给孩子的房产怎样有保障”的相关知识。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及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重大民事行为则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或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4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95902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段建国

段建国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建设工程、民间借贷

start 5.0分 服务: 1289人 好评: 134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