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安乐死是实施方法的分类

2022-03-03 15:54

789人已浏览

冯清琴

冯清琴律师

已帮助 46

好评0

  • 有团队
  • 办过大案
  • 高学历
  • 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专业分析

一、安乐死实施方法

注射氰化物

注射催眠剂使患者入眠的情况下注射氰化物而导致患者死亡。氰化物作用原理,由于人体细胞内部不含有叶绿素必须通过体外摄取食物来维持体温肌肉收缩和伸展为了能够提取到食物中的能量人体分泌另外一种酶NADNAD和食物中的氢结合成为NADH2给人体补充能量。用完的氢和呼入的氧结合变成水。氰化物使呼入的氧不能和氢结合变成水。同时人体不再分泌NAD人体内过量的氧造成体内细胞不再进行呼吸作用最终导致心脏衰竭(心脏是由肌肉组成)。在中国氰化物不用于医用只在工业上运用。

大剂量注射麻醉剂

使患者入眠再注射有呼吸抑制作用的中枢麻醉剂这里的麻醉剂通常是指一些会导致窒息的强力镇静药品。

一定量的麻醉剂可以起到抑制神经中枢的作用安眠药本来用于改善睡眠质量在这里一般只起到辅助作用通常只是使患者入眠。之后注射强力麻醉剂使人体的呼吸系统受到抑制而最终由于麻醉剂而呼吸停止而死亡。中枢抑制型麻醉剂主要作用于人的脊髓颈、胸节段灰质前角的呼吸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延髓中有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如刺激呼气中枢引起持续呼气动作刺激吸气中枢引起持续吸气动作。而这些呼吸麻醉剂就是作用在这些地方而导致无法正常呼吸造成人的窒息。

主要应用的麻醉药品类型有,巴比妥类麻醉品此类麻醉品为安乐死中应用较多的麻醉剂如硫喷妥钠苯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等均为粉针剂。水合氯醛类。给患成神经细胞肿瘤病到达生命衰竭之际的小德雷克的安乐死注射的镇静剂就属于此类药品。在英文中镇静剂与麻醉剂在词义上有重叠。巴比妥类药品在临床上几乎已经不再用于催眠、镇痛小剂量的巴比妥类的药物就会起到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此类药品因为中毒量与麻醉量非常接近所以危险性很高

注射凝血剂

凝血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人体的血液蛋白的凝血因子造成血液的凝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的阻塞。(正常的凝血因子只有在出血时才发挥作用可以保证人的正常止血。)受到凝血剂的作用后它们活跃起来在血管内自动凝结成血块阻断血液流动造成人的死亡。此类药品有,凝血酶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也有口服药品如,氨甲环酸胶囊。

当前在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使用较多的是第三种方法。法律规定安乐死有特别的准则首先必须满足深度睡眠无痛无知觉其次安乐死必须选择在最短的时间(几秒至15秒内)无知觉的方式以避免因任何意外所造成的痛苦。此外安乐死还必须考虑家属的情感如第三种方式死后表情和生前一样非常安详呈睡眠状。氰化物的方法虽然更快速但会使死者面色发青如果亲属不能接受就不会使用。

二、我国安乐死现存法律依据

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对实施积极的安乐死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

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安乐死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二)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三)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现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对积极的安乐死实行了非犯罪化。而我国对于安乐死还是持反对态度的。

综上所述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个有待商榷的事情一方面要考虑其背后所隐藏的道德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其有可能导致部分高智商犯罪分子逃脱的风险。如果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我们有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第七百零九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对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安乐死是实施方法的分类”的相关知识。注射催眠剂使患者入眠的情况下注射氰化物而导致患者死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仅供参考。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大律网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在如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0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317827 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不明白,就问一问

怎么区分欠条与借条在法律上,律师怎么看

已有 10万+ 用户,在 30天内 解决了该类型的问题

赵金保

赵金保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交通事故

start 5.0分 服务: 1277人 好评: 225
  • 回复快
  • 热心律师
  • 很有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52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

咨询1 咨询2 咨询3 咨询4 咨询5 手机咨询1 手机咨询2 手机咨询3 手机咨询4 手机咨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