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2022-02-09 15:52
539人已浏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136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那么民间借款纠纷中超诉讼时效该如何补救?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民法通则》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0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的精神,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从而达到超诉讼时效补救、保全债权的目的。关于民间借款纠纷中超诉讼时效该如何补救?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请注意诉讼时效法律上规定的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136条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那么民间借款纠纷中超诉讼时效该如何补救?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民法通则》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公司发生兼并、合并、出卖、破产收购的情况很多,而债务人主动自愿履行债务的情况很少,按照法律规定来延续诉讼时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应根据法律规定,采用签订债务安排协议、贷款重组等方法恢复时效,或更新债权关系,降低资产的时效风险。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实践中在债务人兼并、分立、重组时,可运用贷款重组,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方法进行超诉讼时效补救。但应注意及时了解债务人情况,及时申报债权,利用债权人的优势地位,对超时效债权督促当地政府召集改制各方与债权人签订债务安排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保证人的对原债权、债务关系重新担保的意思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0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的精神,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从而达到超诉讼时效补救、保全债权的目的。
疫情期间,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实时监测疫情情况。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民间借款纠纷中超诉讼时效该如何补救?”的相关知识。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4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96025 人/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
互联网+门店快速解决问题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大律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