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2022-02-09 12:04
256人已浏览
关于代位权行使后的利益归属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应依照传统的债权人代位权理论,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应先归入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而后依照债的清偿规则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债权人享有的是代位权而不享有代位权的客体,代位权行使的结果归属于债务人。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过代位诉讼而取得的利益由债权人直接从次债务人处受领,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直接实现其债权。而催天下小编认为,代位权的行使体现了合同的对外效力,债权的效力不仅及于债务人,而且及于次债务人。因而,认为行使代位权所得利益的归属适用债权人直接受偿规则是比较合理的,也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关于关于代位权行使后的利益归属问题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代位权是指债务人对第三人行使权利迟延时,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那么关于代位权行使后的利益归属问题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不清楚,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阐述。
关于代位权行使后的利益归属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认为,应依照传统的债权人代位权理论,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应先归入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而后依照债的清偿规则向债权人清偿债务。这就是所谓的入库规则。
其理论依据是:代位权本身不等同于代位权的客体,代位权客体是代位权行使的对象。债权人享有的是代位权而不享有代位权的客体,代位权行使的结果归属于债务人。即债权人代位权的目的是保全债权而非直接受偿。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过代位诉讼而取得的利益由债权人直接从次债务人(即债务人的债务人)处受领,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直接实现其债权。
理由是:
首先,这种观点在现实操作中更切合实际,更符合代位权的立法原旨,能有利于债权人实现债权。
因为依入库规则,代位权行使的效果直接归于债务人,而不能由债权人直接受领,即使在债务人怠于受领的情况下债权人虽可代为受领,但其受领后,债务人仍可请求债权人向其交付受领的财产。
这样规定虽然有理论依据,但是不切合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不仅不利于发挥代位权制度的作用,而且有可能使代位权制度形同虚设。
其次,依代位权的性质来看,代位权是债权人的法定权利,是一种实体权利。
在代位诉讼中,尽管债权人与次债务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法律赋予债权人直接追索次债务人的权利,应当认为这不仅具有程序意义,而且更具有实体意义,即在债权人与次债务人之间创设了新的有直接后果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提起代位权诉讼,则可越过债务人而将次债务人视为债权人的债务人。有观点认为,债权人的直接受偿有悖于债的相对性规则。
而催天下小编认为,代位权的行使体现了合同的对外效力,债权的效力不仅及于债务人,而且及于次债务人。
在此,只不过债的相对关系的主体发生了法定转移,从而产生了债权人和次债务人之间的相对应的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此种债的相对关系的转移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而非基于当事人的约定。况且,此种债的相对关系的转移在合同转让上普遍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在此以债的相对性规则来否定债权人的直接受偿。
三是,代位权的行使不同于债务人的破产清算程序,它无须等到债务人面临破产的危险时才提出。
它是债权人为实现自己的债权而作出的积极行为,如果让代位权行使的利益入库后再由其他债权人共同受益,那么,其他债权人坐享其成的分配结果将会从根本上影响代位权人的代位权行使积极性,而且这也和民法上的公平原则背道而驰的。
因而,认为行使代位权所得利益的归属适用债权人直接受偿规则是比较合理的,也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律总管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代位权行使后的利益归属问题”的相关知识。关于代位权行使后的利益归属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律总管,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
展开全部
︾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34 位律师在线 累积服务 291805 人/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相关法律热门关注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律师回复中...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主任律师
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
互联网+门店快速解决问题
版权所有 ©2020 - 2021 北京大律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2004848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21738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14353